守护青山绿水!牡丹江污染防治攻坚战成绩亮眼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21-03-02

过去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

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

位列全省优秀序列

13项总体目标全部完成

 

2020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分别为31μg/m351μg/m3,同比分别下降了6.1%16.4%。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为337天,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1%,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全市8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75%,市区两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水环境质量总体平稳向好。

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明显改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

这份来自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亮眼答卷的背后,一幕幕生态之变正在持续上演。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为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的干部还真是蛮拼的!从上到下是夜以继日地干,有时真是累到要崩溃!”面对大气污染防治这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市生态环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紧盯目标,强化措施,合力攻坚,实行最严格管控,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绿色发展方式基本形成

 

 严格把控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低水平建设项目及涉危、涉重和其他重大环境风险项目。优化生产力布局,淘汰煤炭、钢铁等行业过剩产能,严格控制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蓝天保卫战提速发力

 

 打好“散乱污”企业治理战役,累计整治“散乱污”企业259家。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197台燃煤设施淘汰任务已提前完成。推进柴油车污染治理,完成路检、入户抽测车辆15368台,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划定,已登记编码非道路移动机械2698台。全面开展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工作,全年无重污染天气。

 

 碧水保卫战靶向攻坚

 

实施《重点流域水质量提升计划》,加强流域污染治理,整改“万人千吨”水源地问题14个,510个河湖“四乱”问题全部销号,镜泊湖水质提升到Ⅲ类,城区黑臭水体全部实现“脱黑”。

 

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

 

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污染地块联动监管机制。全面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市169家加油站685个地下油罐改造和全市17处存量垃圾处理工作全部完成。市区新增医废处置能力24/日,全市医疗废物做到应收尽收、应处尽处。

 

美丽乡村保卫战持续用力

 

 实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全市887个行政村“五有”覆盖率100%。推进农村厕所改造,累计建设农村室内厕所29976个。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2020年全市落实农业“三减”示范基地107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861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91%

 

 原生态保卫战有序开展

严格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细致完成尾矿库风险排查工作,对我市14个尾矿库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或特别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全市完成1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0972公顷,占全市应退耕面积的64.3%,退耕面积排名全省第二。

 

污染防治攻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了书记和市长为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改革,完善了“大生态”“大环保”工作格局。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要求,合力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36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已全部销号;中央督察组转办的228个信访案件已全部办结。全市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实现全覆盖。宣传教育工作更加广泛和深入,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

2021年,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将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确保全市生态环境安全。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