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应急专家库组建十年记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20-01-06

在清华大学教授张晓健的电脑里,一张中国地图被红色星号密密麻麻的标注着,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黑河到华南地区的广东珠江,作为环境应急专家,这是十余年来他参与处置过的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地。

  

从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水危机事件到甘肃陇星锑业锑污染事件、四川广元铊超标事件,地图上的48起事件涵盖了十余年来几乎所有与水污染相关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2009年,原环境保护部经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军队、各行业协会推荐并遴选形成了26人的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张晓健就是当时的专家组成员。十年后的2019年,张晓健又接到了一份来自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的聘书,他被聘为第一届生态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

 

虽然专家组的名称变了,但不变的是,这些成员仍身负重任,在遇到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时,他们将在现场处置、环境应急管理和相关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这十年间,张晓健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在重大及敏感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中,一次次应急处置过程是中国环境应急工作十年的一个缩影,张晓健感受到,中国的环境应急已经从临时、被动逐步向提前、系统转变,突发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在不断提升。

 

 

 

松花江污染往事

 

张晓健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个环境工程博士,1986年博士毕业后,他一直从事满足我国供水行业发展重大需求的应用性和前瞻性研究,近几年他也将饮用水应急、供水安全保障作为科研主攻方向。

 

 

 

近日,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一间小型会议室里,张晓健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聊起做环境应急专家十年来的故事,他却先谈起了十四年前的松花江污染事件:

 

200511131330分,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事故产生的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对下游哈尔滨全市400万人的生活用水造成威胁。

 

张晓健当时以技术负责人的身份参与了现场应急处置。在处置现场,他感受到了当时环境管理的混乱,最重要的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污染到底该如何应对,现场决策缺乏数据支撑。

 

“必须在4天之内实现供水!”上级下达了“死命令”,而当时松花江哈尔滨市段的污染物的峰值超出标准30多倍。

 

在张晓健和各位专家的合作下,短短3天时间,他们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得知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喝下了第一口处理后的自来水后,张晓健才松了一口气。

 

然而,在这起事件之前,张晓健从来没做过硝基苯的应急处置,虽然现场他给出了有效的技术方案,但他不敢确定下一次还能不能这么幸运。

 

“现场应急非常混乱”,这是张晓健时至今日依然深刻的感受,他对澎湃新闻说,“松花江,我们打赢了,不管怎么说,最后是保证了正常供水,但是不能保证每次都一样,这次是通过直觉给了一个很好的技术方案,下一次呢?”

 

松花江污染事件发生一个月后,“下一次”很快就来了。

 

20051219下午五时许,正骑着自行车回家的张晓健接到一通电话,得知广东北江发生镉污染,英德市停水了。

 

“采用松花江治理时的活性炭吸附法是否可行?”电话那头问。

 

张晓健赶忙骑车回家查资料发现,用碱性化学沉淀法应该可以除镉。

 

“那好,你做专家组组长,就到现场去指导。”张晓健说他接到通知后马上订了当天晚上七点的机票,同时安排他的团队在实验室做重金属镉的配水实验,看pH值调到多少可以除镉。

 

飞机到广州三个小时,下飞机还有一个半小时到英德市,车上实验室的电话来了:pH调到8.59,也即弱碱性可以除镉。

 

转折点

 

有了实验数据作支撑,再加上现场的科学调度,这次应急也在惊心动魄中顺利成功了。可张晓健又在想:“上一次是硝基苯下回换成苯怎么处置呢?再换成甲苯又该怎么办?(北江)这回是镉污染,换成铅了怎么办?换成了汞怎么办?”

 

通过这两次事件,张晓健认为,环境应急工作一定要提前开展,要从事故中的临时被动应对,转变为提前主动系统研究,全面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2006年,住建部城建司组织全国十家自来水公司和三家科研院所开展对全国的饮用水所涉及到的所有的污染物的逐项研究;当时的环保总局也成立了一个关于河道型突发污染应对技术的研究课题。2009年,原环境保护部组建了26人的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张晓健就是当时的成员之一。专家组组建伊始,他们便参与起草了《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该文件成为指导“十二五”期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重要文件。

 

 

 

据生态环境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环境应急专家库专家参与了21起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工作,对25起突发环境事件进行了损害评估,共有182名专家支持开展了环境应急管理与科研项目。

 

其中,张晓健就对182种常见污染物做了系统研究,出版了《河道重金属污染处置》系列丛书,这些研究成果为政府及企业事业单位处理突发环境事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张晓健说,以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转折点,整体上我国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从临时被动转化为提前系统,环境应急的系统建设在进步,国家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在不断提高。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12月又对《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提出了全过程管理,包括事前要排查隐患、制定预案、准备人员、物资;事中按照规范指挥、报告、发布信息;事后要总结,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还要做经济、环境、社会影响评估,对历史有个交代等等。

 

2018年,河南西峡县淇河河段发生水污染事件后,河南省南阳市对淇河实施了以空间换时间的“一河一策一图”的处置预案。以这次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为经验,生态环境部又专门针对河道型污染制定了“一河一策一图”的预案设置要求。

 

“三高”要求

 

今年,张晓健65岁了。他很欣慰的看到,我国已经过了环境突发事件最严重的时期。他把这归功于新《环保法》实施后的从严执法,特别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推进,使得中国的环境质量总体趋势在逐步向好。

 

 

 

虽然目前我国整体的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在不断提高,但张晓健认为,遇到重大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生态环境应急专家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说,环境应急专家应该达到“三高”的要求:

 

第一个“高”是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为有好多环境问题,在萌芽状态时如果不重视,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置,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是从事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要求。有了高度的敏感性,还要勇于担当,也即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个“高”是高超的理论学术水平和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理论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缺一不可,光有专业技术没有理论学术水平抓不住事物的本质,但光有理论学术水平,到了现场不懂技术与设备,动不了手,也无济于事。

 

第三“高”就是高度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专家到了现场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发号指令,而是要具体操作,要做实干派,解决问题。这必须要求专家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才能够把应急的设备、装置和工艺调配到应急需要的状态,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还要组织政府与企业进行应急处置的大兵团作战,还要协调政府多个部门的应急管理。

 

谈及对未来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期许,张晓健指着会议室天花板上的自动喷淋装置说,“你看,当我们谈起这座大楼的消防,首先一定不会想到消防队,而是从楼房的设计、安全预警、消防审批等等把消防安全融入到了方方面面,这就是预防为主的理念。”

 

张晓健说,事发后的应急处置是必须的,但事前的风险预防更加重要,今后的环境应急工作也应该朝着前端的风险预防再发力。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