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幼小科学衔接 构建双向衔接机制 我市开展幼小科学衔接结对共建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0-27

    双向奔赴,共育花开。我市近日出台了《牡丹江市“幼小科学衔接”结对共建工作实施方案》,面向全市各小学和幼儿园,以幼小科学衔接和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为抓手,推进小学、幼儿园科学衔接方式,构建双向衔接机制,力争实现幼儿园到小学过渡阶段平稳过渡。
  据了解,此举措旨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深化幼儿园和小学课程改革,建立健全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合作机制,推动双向衔接、主动衔接、减缓衔接坡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主要目标是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结对共建长效机制,成立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小组、专家指导组,探索幼儿园入学准备与小学入学适应教育的有效策略,幼儿园、学校、家庭在幼小科学衔接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实现共育,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缓解家长焦虑,在社会层面形成良好的幼小科学衔接教育生态。
  主要任务是建立结对共建发展共同体。各县(市)区根据区域内小学和幼儿园办学质量、地理位置等因素,将辖区内小学、幼儿园进行合理结对,形成幼小科学衔接结对共建发展共同体,全面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建立联合教研机制。结对共建校(园)要扎实开展研究,大胆创新,协同探索研究课程内容,建立幼小互访制度、结对共建制度,每周定期组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同步开展有效衔接专题教研,每月定期组织教师互访开展现场教研活动。要加强与联合教研组的联络,主动接受指导。
  同时,要强化双向学习。组织教师加强幼小科学衔接的理论学习,全面了解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掌握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确保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价值取向一致,不断增强教师双向主动衔接意识,提升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能力。构建家校(园)共育的长效机制,结对校(园)组织教师和家长同步开展广泛的交流活动,全面了解家长的焦虑和担忧,通过分享成功案例、提出解决意见等措施,切实缓解家长们的纠结。通过邀请专家、名师同步面向结对校(园)开展系列讲座或开展线上理念推送等形式,让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幼小衔接观念;各校(园)成立由校(园)长、分管领导、教务主任、骨干教师组成的校(园)级幼小科学衔接研训团队,强化双向联动,通过线上线下培训会、教研会,共同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研究破解科学衔接的途径和方法。推广研究成果。结对共建校(园)要定期开展聚焦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注重对幼小衔接疑难问题、真实问题的解决策略和方法的总结,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

  具体实施步骤有:确定结对校园、深入合作和总结成果三个阶段,最终实现使每一个孩子平稳过渡,让每一位家长认同支持,使每一个“校园共同体”呈现特色的科学衔接生态。 

相关信息